Activity除了受用户的操作导致的正常生命周期方法调度以外,还有一些异常情况,这里分两点具体分析一下(当然实际异常情况的原因肯定很多,欢迎补充)。
资源相关的系统配置发生改变导致activity被杀死并重新创建。
横竖屏切换的时候会拿到两张不同的图片(设定了landscape或者portrait状态下的图片),当我们由竖屏转换为横屏时,默认情况下,activity会被杀死并重新创建,我们也可以进行阻止(比如只使用横屏显示,你切换的时候activity并不会被杀死)
大致流程如下图

分析一下这个过程:
当系统配置发生变化时,Activity会被杀死,即调用onPause、onStop、onDestroy方法,同时会调用onSavedInstanceState方法来保存activity的状态,这个方法调用是在onStop之前,与onPause没有既定的时序关系。
这个方法只有在activity被异常终止的时候才会调用,正常情况是不会调用的。当activity重新创建时,系统会调用onRestoreInstanceState,并把activity销毁时onSavedInstanceState保存的Bundle对象传递给onRestoreInstanceState和onCreate方法。
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这两个方法来判断activity是否被重建,从时序来说,onCreat应该在onRestoreInstanceState之前执行。
这里说一下这个onSavedInstanceState和onRestoreInstanceState方法。这玩意不仅存在activity中,也存在于各个view中。Activity中的这两个方法恢复的是activity的视图结构,而对应的数据恢复在对应的view中,比如TextView
关于保存和恢复view层次结构,系统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:
- 首先activity被意外终止时,activity会调用onSavedInstanceState方法去保存数据
- Activity会委托window去保存数据,接着window再委托他上面的顶级容器去保存数据。(顶层容器是一个viewgroup,一般来说她很可能是decorview)
- 最后由顶层容器再去一一通知他的子元素来保存数据。
这里涉及了一种重要的思想,在view的绘制和事件的分发等都采用过,即上层委托下层,父容器委托子元素去处理一件事情的委托思想。
另:这里出现的activity、window、顶层容器viewgroup(decorview)什么的,决定再写一篇博客好好理解下。
举个栗子:给到前面activity里面有说过临时数据保存,那里面那种情况就是异常的生命周期(属于第二种情况,但数据存储和恢复和这个一样)
//保存数据
@Override
protected void onRestoreInstanceState (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) {
super. onRestoreInstanceState (savedInstanceState);
String lj = savedInstanceState.getString("hhhh");
Log.d(TAG, lj); }
这个效果和oncreat方法是一样的 不过这个不用判断savedInstanceState是否为空,而oncreat方法在正常的启动也会调用,所以需要判断
资源内存不足导致低优先级的activity被杀死
① 前台activity:与用户交互的activity,优先级最高
② 可见但非前台的activity:比如activity出现了一个弹窗,导致activity可见但位于后台不能进行交互
③ 后台activity:已经被暂停的activity,比如执行了onStop方法,优先级最低
提一下阻止activity被杀死, 很多app默认就是竖屏显示,你切换横竖屏对其并无影响。 这里需要在配置文件里设置configChanges属性
重点来了:(解决方案)
不让Activity重新创建的方法
系统配置有很多内容,当某项改变时,我们不想让Activity重新创建可以在AndroidMainfest中给Activity指定configChanges属性。比如
1 | android:configChanges="orientation" |
android:configChanges="xxx"
属性,常用的主要有下面三个选项:local
:设备的本地位置发生了变化,一般指切换了系统语言;keyboardHidden
:键盘的可访问性发生了变化,比如用户调出了键盘;orientation
:屏幕方向发生了变化,比如旋转了手机屏幕。
配置了android:configChanges="xxx"
属性之后,Activity就不会在对应变化发生时重新创建,而是调用Activity的onConfigurationChanged
方法。

文章:
在当今信息化时代,办公自动化(Office Automation,简称OA)系统已成为企事业单位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。为了满足不同组织的需求,开发一款高效稳定的OA项目至关重要。在本文中,我们将介绍使用SSH框架进行OA项目开发的实战教程,帮助读者掌握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技巧。
首先,让我们简要介绍一下SSH框架。SSH框架是指结合了Struts、Spring和Hibernate三个开源框架的一种应用架构。Struts用于处理请求和响应,Spring用于管理组件和依赖注入,Hibernate用于对象关系映射。这个组合可以有效地提高项目的可维护性、扩展性和稳定性。
在开始项目之前,我们首先需要搭建开发环境。确保您的计算机已安装Java开发工具包(JDK),以及Apache Tomcat服务器和MySQL数据库。然后,创建一个新的Web应用程序,并导入所需的SSH框架库文件。
接下来,我们将创建数据库表和实体类。使用Hibernate的注解或XML映射配置,定义实体类与数据库表之间的映射关系。确保实体类的属性与表的字段对应,并设置适当的关联关系。
在编写业务逻辑之前,我们需要配置Struts和Spring框架。在Struts配置文件中,定义请求的处理器和视图解析器。在Spring配置文件中,配置数据源和事务管理器,并进行组件扫描和依赖注入。
接下来,我们将编写Action类和Service类。Action类用于接收和处理用户请求,并调用Service类完成业务逻辑。Service类封装了具体的业务操作,负责与DAO(数据访问对象)层交互,实现数据的增删改查。
最后,我们需要编写前端页面。使用JSP(JavaServer Pages)和HTML语言,设计用户界面并与后端交互。在JSP页面中,使用标签库和EL表达式调用Action类的方法,显示数据并处理用户输入。
通过以上步骤,我们完成了SSH框架下OA项目的开发。为了确保项目的质量和稳定性,我们还需要进行充分的测试和调试。使用JUnit等测试框架编写单元测试用例,检查功能是否正常运行,并修复可能存在的问题。